旧网站 English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师大公告隐藏 → 正文

阅读新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日期:2021-07-12]

我校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14ZDB071)是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推出高水平阶段性成果,2016年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滚动支持,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阶段性成果丰硕

出版《继承、创新、建构:蒙古文学学科史相关问题》《МОНГОЛУТГАЗОХИОЛЫНШИНЖИЛГЭЭНИЙСАЛААНЫТҮҮХ——ЭМХЛЭЛХИЙГЭЭДЦОГЦЛОЛ》(西里尔文)《碎片与体系:蒙古文学学科史相关问题研究》《梳理与阐释》《蒙古族作家传》(全2册)等学术著作6部(累计234万字);出版学术辑刊1种、印刷论文集1种(累计61万字)。

用汉文、蒙古文、日文、西里尔文等4种文字,在《民族文学研究》《新人文學》(日本)《中国蒙古学》《elibrar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蒙古文学学科史综论》《内モンゴル近代文学に関する諸問題》(日文)《XIX зууны сүүлч хх зууны эхэн үеийн орос болон япон улсад хэрэглэгдэж байсан мөнгөл хэл бичгийн сурах бичиг дэх уран зохиолын нэр томьёоны тухай》(西里尔文)《ГАДААДЫН СУРАХ БИЧИГ ДЭХ МОНГОЛ УРАН ЗОХИОЛЫН СУДАЛГАА》(西里尔文)《蒙古文学学校教育初探——以俄罗斯、日本教科书为例》《蒙古文学研究传统及其方法论——以蒙古文学学科史为中心》《碑文、书信和公牍中的有关诗学信息——资料学与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建设》等学术论文20篇。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了《佛教故事与现代小说书写》《外国の学校教育におけるモンゴル文学についての考察―ロシアと日本の学校テキストをめぐって―》《学科规训与知识生产》《考察与梳理:蒙古文学的国际性意义》等15篇论文。

搜集、整理相关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以及文学评论等资料,建立了《蒙古文学学科史电子资料库》。

二、产生良好学术影响

2016年,课题研究成果《权力规范、价值判断、秩序建构——关于蒙古族现代文学历史分期的若干问题》论文,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三等奖。

2017年,《继承、创新、建构——蒙古文学学科史相关问题》专著,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8年,《从明处到学科——以蒙古文学学科为中心》系列论文,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三、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2014年12月28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建构》开题报告会。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17年10月23-28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系列学术活动在内蒙古地区举行。本次系列学术活动以学术考察与调研、学术讲座与讲课、项目会议与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和日本国的专家前往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考察、调研、走访著名辞学家、沟通蒙古语与西方的先驱马岱纪念碑及其后裔,蒙古族现代文学奠基人、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纪念碑及其博物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等地,考察、搜集民间留存的图片资料和口传资料。

2019年6月23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蒙古文学学科史——梳理与阐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日本蒙古文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国际研究中心承办,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推动蒙古文学学科发展和繁荣,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分享多国研究经验和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文学学科史:资料整理与体系构建》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将对后续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将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项目组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项目首席专家简介:

满全,笔名Dorontengri,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人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雄鹰计划”二级岗人选。

在中国、蒙古国、日本出版学术著作23部、诗集6部,用蒙、汉、日、西里尔文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诗歌600余首。曾获蒙古国“文学贡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朵日纳”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40余项。主持完成各类项目34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厅校级项目19项。

日本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民族篇讲解专家、内蒙古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特聘专家。